查看原文
其他

張朋朋先生:论文字的本质

張朋朋先生 文字研究 2021-10-27

【论文字的本质】


張朋朋

北京語言大學


文字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代表语言,也就是能读出来,这是文字的本质”(1964)。


文字有“形”、“音”、“意”,认为“能读出来”是文字的本质,其实就是认为字“音”是文字的本质,而不是字“形”,也就是说,文字是通过字“音”来示“意”的,因此,北京大学教授徐通锵更明确地说“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表达‘意’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形’,每个字必须能读出音来,这是文字的本质”(1981)。


字“音”是文字的本质吗?文字是以“音”示“意”吗?


谈“文字的本质”,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本质”。“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所谓“文字的本质”是指文字本身所固有的、决定文字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因此,要想认识“文字的本质”,就必须先搞清楚到底“什么是文字本身所固有的”,到底“什么是决定文字的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等问题。



什么是文字本身所固有的呢?


文字的“形”、“音”、“意”,这三者都是文字本身所固有的吗?


所谓“固有的”是指本来就有的,不是外来的。从文字的产生看,人类创造文字其实就是创造文字的字“形”,说一种文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也是根据字“形”出现的年代,有字“形”就有文字,没有字“形”就没有文字,也就是说,字“形”是文字本来就有的,文字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有可以刻画、书写和打印的、给人看的字“形”,而且字“形”都表示一定的意义。因此,文字的“形”和“意”是文字本身所固有的。


字“音”也是文字本身所固有的吗?


本人认为字“音”不是文字本身所固有的,因为字“音”是文字的读“音”,读“音”和人的语“音”是同质的或者说是一样的。语言产生在文字之前,在文字的字“形”产生以前早就有语“音”了,也就是说,文字的读“音”不是伴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在文字产生之前就有了。由于人类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后发现语言“一发即逝”,仅靠发音的方式来表达意义是不够的,于是就创造了另外一种表达意义的方式,这就是可以书写的、给人看的有“形”的文字。人类创造的字“形”是为了表“意”的。这一点,从古文字的字形特征可以看出来。古老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文字的字形表示具体事物的形状。因为语言以“音”示“意”,文字以“形”示“意”,语言和文字都是示“意”的,因此,人类在创造文字的字“形”时就与语言发生了联系,表示某个意义的字“形”就和表示相同意义的语“音”建立了对应关系,使字“形”有了读“音”,也就是说,文字的字“音”不是文字本身所固有的,是外来的,是来自于语言的语“音”,字“音”只是文字和语言之间联系的“中介”。


拼音文字的字“形”也是文字本身所固有的,因为拼音文字的字“形”也是人创造出来的,也是用于书写的,视觉的,给人看的,这一点和象形文字没有区别,象形文字的字“形”是示“意”的,拼音文字的字“形”也是示“意”的,所不同的是两种文字的字形不同或者说造字法不同,象形文字的字“形”是根据事物的形状创制的,而拼音文字的字“形”是根据语言的语“音”创制的,也就是说,根据的是语“音”,创造出的是字“形”。拼音文字的字“形”(字母)在初创时和语音(音素)是对应的,所以拼音文字通过字“形”便于读出字音,但不能因为拼音文字的字形便于读出字音,就否认拼音文字的字形是文字本身所固有的,而认为字音是文字本身所固有的。我们都知道拼音文字的字形(字母的组合)和音素的对应只是暂时的,是初创时的情况。人们发现“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而文字却有停滞不前的倾向”,语言和文字的发展是不同步的。语言发展了,语音就发生变化,而文字的字“形”可以不变,字“音”来自语“音”,随着语“音”的变化,文字的字“音”就变了。为什么现代英文的字音和字形的拼写形式不对应了呢?因为英语发展变化了,所以随着英语语音的变化,英文的字音就发生了变化,而英文字形的拼写却没有变化。现代汉字中的不少形声字的字“音”与声旁的发音不一致也是因为汉字的字“音”变了,而字“形”没变。字音和字形不一致或不对应的现象说明文字的字“音”是随着语音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不固定的。字“音”不断变化和不固定的现象说明一切文字的字“音”都不是文字本身所固有的,都是外来的,都是来自语言的语音。


综上所述,文字的“形”和“意”是文字本身所固有的,而字“音”并不是文字本身所固有的,而是外来的,是来自语言的语音。



什么是决定文字的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呢?


语言一发即逝,而文字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和语言相比,文字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那到底是什么决定文字具有能突破时间和空间局限的根本属性呢?


是什么决定文字能“留于异时”,能突破时间的局限呢?


本人认为是文字的字“形”,而不是字“音”。因为字“形”是可以书写在载体上的,是可以供眼睛看的,有了字“形”才有书籍,而书籍是能“留于异时”的,而字“音”是不能留于异时的。以汉字为例,我们今天阅读古代的典籍,如看到“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些字句,我们看到的是古书上的字形,但不知道古时的读音,我们今天学习这段古文时实际上是用现代汉语的语音来朗读的,所发出的“音”已经不是古代的字“音”了,因为字“音”是来自语言的语音,是不固定的,所以古文的字形就有了现代汉语的读音。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可以读懂古代书籍所表达的意义,文字的字“音”变了没关系,重要的是文字的“形”不能变,如果文字的“形”变了,我们今天就读不懂古代的典籍了。过去我国有人提要进行文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的拼音化方向”,为什么走不下去了呢?原因之一就是搞汉字拼音化就要改变汉字的字“形”,如果汉字的“形”变了,后人就看不懂祖先留下的典籍了。英文也是这样,现代英语的发音和十五世纪时的发音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英文的书写形式没有变化。由于文字的拼写和实际的语音不对应了,造成人们学习和使用的困难,因此,不时有人发出改革拼写法的呼声。英国大文豪肖伯纳在临死时还留下遗言,把他的一部分财产作为奖金,奖给英文拼写法的最好改革方案设计者。有人为此进行过尝试,但没能推广。原因是人们认为拼写法改变以后,字形就发生了变化,那么阅读过去的书籍就困难了。发生在英国的这种现象也说明,文字的字“音”可以改变,但字“形”不能轻易改变,如果改变了文字的“形”就使文字失去了沟通古今的功能。总之,对于一切文字而言,不是可以“读出来”的字“音”,而是可以书写在载体(纸张等)上的字“形”决定文字能“留于异时”,能突破时间的局限。只不过拼音文字是根据语音创制的,所以为了拼写的方便,拼音文字的字“形”经过一段时期总是要随着语音的变化而改变,而汉字是非拼音文字,因而字形是具有稳定性的,是可以不随着语音的变化而改变的。正是因为汉字具有独特的字“形”才使汉字具有了突出的沟通古今的功能,才使今天的中国人还可以学习和使用两千多年前的古文,才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能代代相传。


是什么决定文字能“传于异地”,能突破空间的局限呢?


本人认为也是字“形”,不是字“音”。一封信寄到远方,收信人看到的是字形,是听不到寄信人的读“音”的,也就是说,文字传递的只是书写的字形,而不可能传递可以“读出来”的字音。中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但使用统一的文字,也就是说,同一段汉字由讲不同方言的人读就有不同的读音,如普通话的读音、广东话的读音和上海话的读音等,人们通过字形是不知道写这段文字的人用的是哪种读音。虽然收信人不知道寄信人的读音,但可以看懂信件的内容,这说明文字的读音并不影响对字意的理解。讲不同方言的人都能看懂同样的文字还说明收信人不是通过字“音”,而是通过字“形”来理解信件的内容的。一封用拼音文字写的信件,同样是把字“形”而不是把字“音”传到了异地,因为收信人看到的也是字“形”,也听不到寄信人的读“音”,对于一封英文信件,收信人是不知道寄信人使用的是英式的读音还是美式的读音。也就是说,文字的“音”不取决于文字的字形本身,而取决于读的人说哪种语言,用的是哪种读音。总之,不是字“音”,而是书写在载体上的字“形”能“传于异地”,能突破空间的局限。值得一提的是,为什么讲多种方言的中国人可以使用统一的文字呢?原因就是汉字具有独特的字“形”,就是因为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如果中国要进行文字改革,要改用拼音文字,中国就要根据不同的方言创造不同的文字,十三亿中国人就不能使用统一的文字了,这是多么不方便的一件事呀!中国“书同文”的现象不仅说明是字“形”使文字能“传于异地”,能突破空间的局限,还说明是汉字的非拼音化字“形”使汉字能够跨方言,使汉字成了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综上所述,字“形”是决定文字的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



既然文字的“形”和“意”是文字本身所固有的,而且字“形”是决定文字的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那么,文字的本质就是字“形”,是以“形”示“意”。也就是说,文字的本质不是字“音”,不是“能读出来”,字音是来自语言的,字音是语言和文字之间联系的“中介”,通过字音的中介,语言和文字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把文字“读出来”是文字转化成语言的现象。


文字的本质是字形,是以“形”示“意”,也就是说,文字是看懂的,不是听懂的,文字是用“形”直接表“意”的,因此,认为“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表达‘意’的”是错误的。我国北师大的实验心理学家在研究中文阅读时发现“阅读中文时语义的激活主要是由字形而非语音决定的”,“语音在语义的通达中不是必需的”,“语音转录不是一个必经的阶段”,从而用实验证明了文字是直接用“形”来表“意”的,不是非要通过“音”才能表“意”。


拼音文字也是以“形”示“意”的,因为拼音文字也是看懂的,不是听懂的,只不过拼音文字的字形容易读出字音来,所以就给人一种假象,好像拼音文字不是看懂的,而是听懂的。如果拼音文字只有读出音来,才能看懂,聋哑人是看不懂书籍的。聋哑人可以看书的现象说明人在阅读时如果不能发出字音,通过字形就能看懂文字。古埃及文字和中国甲骨文,人们已经不知道它们的读音了,专家们就是根据字“形”破译出文字的意义。正常人是人先习得语言,然后识字,人识字的过程是通过语“音”(字音)的中介使字“形”和语“意”建立了联系,所以正常人识字读书后可以读出字音,但不能因为正常人可以读出字音,就认为“文字是用‘形’通过‘音’来表达‘意’的”。识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读出字“音”,而是识其“形”,知其“意”,如果只能把字“音”读出来,但不知字“形”所表示的意义,还是看不懂文章。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的定义是不对的。因为语言的本质是语“音”,所以只有录音机能把语言记录下来,而文字不是录音机,是不能记录语音的,准确地说,文字是可以记录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把听到的话写下来,人听到的是语音,写下的是字形,是把以“音”示“意”的语言转化成了以“形”示“意”的文字,这是语言和文字之间相互转化的现象,是一种表意形式转化成了另一种表意形式。


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人们说一套,写一套,语言和文字是分家的,如果“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和文字应该永远是一致的,中国历史上言、文不一致的现象是不应该存在的。文字不是记录语言的,语言和文字是相互转化的,文字的本质是以“形”示“意”,古文的字“形”可以示“意”,加上中国古代重视学习古典诗文,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读写文言文就在中国延续下来。这种言、文不一致的现象不是一种反常现象,而是正常现象,正是文字本质的体现。


语言的本质是语音,如果认为文字的本质是字音,而字音又是来自语言的语音,那“文字代表语言”的说法是合乎逻辑的,可是文字的本质不是字音,字音是外来的,不是文字本身所固有的,文字和语言是不同质的,那“文字代表语言”的说法就不对了。日本也使用汉字,能说汉字代表日语吗?中国多语一文,汉字代表哪种方言呢?中国湖南等地发现的“女书”是在当地妇女中传看的一种文字,男子是看不懂的,能说“女书”代表的是妇女说的语言吗?难道当地妇女和男人说的不是同一种语言吗?


文字的本质是字“形”,是以“形”示“意”,因此,“文字表现语言”的说法也是不对的。因为语言的本质是语音,语“音”是看不见的,是听觉的,是无形的,也就是说,语言是画不下来和照不下来的,而文字的本质是字“形”,字“形”是看得见的,是视觉的,因而有“形”的文字是表现不了无“形”的语“音”的,也就是说,文字不是表现语言的,文字是通过字“形”来表达人的思想的。文学不是语言的艺术,而是文字的艺术。



文字代表语言,文字表现语言,文字的本质是字音的看法源于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索绪尔就认为“文字唯一的存在理由是在于表现语言”,他还说“后来写法终于变成了不符合于它所应该表现的东西”。索绪尔的这些自相矛盾的话说明他已经看到了文字不表现语言的现象,但是他没有透过现象抓住文字的本质,没有认识到文字不表现语言的现象是由文字以“形”示“意”的本质决定的。


认为“代表语言,也就是能读出来,这是文字的本质”,必然认为研究文字就是研究语言,于是只提建立“语言学”,而不提建立“文字学”。


认为“文字表现语言”,必然就把文字当作是语言的“照片”,主张“通过文字来认识语言”,通过文字来研究语言,文字成了研究语言的材料。


本人认为,文字不代表语言,文字不表现语言,语言和文字是人类使用的两种功能不同的表达思想的工具,一个是以“音”示“意”的听觉符号系统,一个是以“形”示“意”的视觉符号系统,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是相对独立的。在学科研究上,我们不仅要建立“语言学”,而且要建立“文字学”。语言学应研究“语言”是怎样以“音”示“意”的,文字学应研究“文字”是怎样以“形”示“意”的。语言和文字都是表达人的思想的,二者的联系必然是非常密切的,因此,还要研究语言和文字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研究语言学应该借助语音材料,研究文字学应该借助字形材料。不能把“语言”和“文字”混为一谈,不能把对语言的研究当作对文字的研究,也不能把对文字的研究当作对语言的研究。研究中应改变某些术语,应该明确概念,语言就是指耳听的语言,文字就是指眼看的文字。语言不包括文字,文字也不包括语言,书面的东西就是“文字”,不能叫“书面语”,“书面语”的提法是把“语言”和“文字”混为一谈了。实际上,中国很早就建立了“汉字学”,西方人很早也在研究他们的“文字学”,西方人在研究西方文字材料中所获得的知识,其实是属于文字学的,只不过他们把“文字学”说成是“语文学”或“语言学”了。


语言以“音”示“意”,语言能力是听说能力,文字以“形”示“意”,文字能力是阅读和写作能力。语言听说能力是自然习得的,文字读写能力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人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是有区别的,习得语言的规律和学习文字的规律是不同的,习得语言的理论代替不了学习文字的理论,因此,要区分“语言”和“文字”,既要研究语言是如何习得的,又要研究文字是如何学习的,从而建立科学的语言教学和文字教学理论。

 

作者:張朋朋先生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曾在巴黎东方语言学院、瑞士日内瓦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等国外多所大学任教或讲学。

著述:《文字论》《集中识字》《部首三字经》《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又名《字启蒙》(与法国白乐桑先生合著)


文字輸入 鍾君聞

文字校對 胡非才


【相关阅读】

張朋朋先生:论“识繁写简”的学术价值及其重大意义

張朋朋先生:要用“中國文字學”指導“漢字和漢文教學”

張朋朋先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一)

張朋朋先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二)

張朋朋先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三)

張朋朋先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四)

【联合声明】坚决支持韩方明委员的《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